1. 青枯病症状
青枯病为土传真菌病害,阴雨后暴晴迅速发病。病菌自根系侵入,全株叶片自下而上突然快速褪色,3-7天即可达到全株干枯。植株下部近地表1-3节间明显失水变软、变空,茎髓组织变褐分解,乃至干缩,仅剩维管束,后期植株易倒伏,果穗倒挂。

2. 发病原因:
(1)高温、高湿。连续阴雨,地势低洼排水不畅,湿度大,光照不足,尤其连续阴雨后暴晴。
(2)施氮肥过多,密度过大,田间蔽郁或植株受损伤。
(3)重茬连作,土质黏重偏酸,虫害严重。
3. 防治和解决措施
玉米茎腐病在防治上应采取以栽培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,目前尚未筛选出防治效果突出的化学药品。
(1)农业措施:
① 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集中焚烧或埯埋,减少病源菌。
② 与其它非寄主作物轮作,如薯类、蔬菜等。
③ 采用含咯菌腈成分的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。
(2)栽培措施:
①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。
② 合理密植减轻田间蔽郁。
③ 均衡施肥,增施磷钾肥。
④ 适期晚播使灌浆期措过阴雨及高温高湿时期。